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舊文新貼) 24 - 急診室的義工

在Houston安定下來後,老公就開始到各家醫院去申請當義工的事宜。當時已經是十一月底,老公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當義工,加上十二月是美國的holidy season,所以有很多家醫院聽到老公是只有一個月的短期義工,都不願意收。最後就只有St. Luke hospital願意收這種短期的義工,因此在做完體檢,跑完流程後,老公也正式穿上制服,成為醫院裡的一份子。老公在急診室的工作很簡單,不外乎幫忙病人填寫資料,推輪椅,或是打電話請人來幫忙泊車,不過因為可以接觸到不少的病人跟護理人員,所以練習英文的機會挺多的。另外,老公也對美國醫院的急診室規劃比較有概念,跟台灣像菜市場的感覺真的完全不同。


在hostel的日子比一般的旅館有趣一點,同時間可以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老公有遇到大學教授來演講的、旅外廚師想回美找餐廳的、從新加坡來找工作的、大陸人來短期旅遊的、日本人趁換工作空檔來觀光的、德國人專門搭火車旅遊的、哈薩克人在美念書出來逛逛的,還有遇到從伊朗來的同道中人,也是來interview,趁空檔順便考step3!! 遇到各式各樣不同背景的人,老公也交了一些朋友,了解不少美國文化。在所有的新朋友裡,有一個叫做Vins的印度人,本身在舊金山工作,趁著holiday season工作量比較少,就帶著電腦到處旅遊,邊玩邊工作。Vins和老公非常合的來,雖然只短短相處了幾天,但是就像是知心朋友一樣,一直到現在,我們和Vins都還是保持聯絡。不過在hostel裡,老公也體驗到美國有名的bed bug(不知道是不是跳蚤?),身上被咬的到處都是,晚上邊睡邊抓癢真得是比當兵還要痛苦,不過他也發現,bed bug好像比較不會咬膚色較深的人,Vins跟同房的黑人都幸免於難。


這家hostel老闆有規定,房客最長只能住兩個星期,因此在Houston的第二週老公就開始找尋新的住宿地點。看來看去,很難找到比這家hostel一天不到20USD這種價錢還要便宜的地方。後來老公在網路上找到有人可以短期分租房間,一次住兩個星期平均下來,一天雖然要二十幾塊美金,可是可以有自己一間房間不用和別人share,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財物會被偷走,最重要的是不會有bed bug的困擾拉!


大約一兩個星期過後,不管是醫院裡的護士、義工,或是在hostel裡從各地來的旅客,老公都被稱讚過英文講得不錯,雖然他自己感覺差異不大,不過處在那樣的環境,被逼得天天講英文,唯一可以講中文的時候就是用skype打越洋電話的時候,我想老公應該在不知不覺中,英文口語真的有所進步吧!


在Houston的後半個月,老公也遇到一起申請match的同學,剛好在Houston有interview,因此有幾天的機會可以一起相處。這個同學是申請內科,條件和考試成績都跟老公差不多,不過他很幸運總共拿到二十幾家interview invitation,大部分也都有給H1b,真的和急診科的狀況差很多。這個同學當時已經跑過好幾家醫院了,比老公還要辛苦,也因此希望可以拿到前幾志願的pre-match,就不用把全部跑完,可以提前休息。不過急診科是不發pre-match的,所以不論怎樣,老公都是要奮戰到一月底。其實在當年,算是申請match人數爆衝的一年,申請人數大約是前一年的兩倍,因為一直以來,印度的醫師畢業後都可以到英國去執業,但是前一年英國通過了法案,決定也對印度醫師設立門檻,也因為這樣,很多印度的畢業生當年無法到英國執業,索性就來參加美國的match。所以本來老公跟我們這個同學都不是很有信心,覺得狀況不太樂觀,競爭者太多,但是後來聽這個同學說他拿了二十幾家invitations,就足以證明,有實力的人是不用怕競爭的。能夠在寒冷的十二月天,在地球另一端的異鄉遇到熟悉的朋友真的是在好不過的了,老公和這個同學一起交換這次interview的心得,一起逛了逛Houston,很快的,兩個人又要分開各自奮鬥去了。


在 Houston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老公原來從台灣帶過去的29吋行李箱,不敷他行軍般的使用量,破了一個大洞,因此臨時還跑去再買了兩個新的行李箱。不過運氣很好,當時什麼都不懂的老公,坐公車用雙腳亂走亂逛,誤打誤撞走進TJ maxx(後來到美國才知道TJ maxx好逛又便宜,是我們的愛店),撿到換算起來打25折的行李箱,真的是傻人有傻福。


在這一個月裡,老公也收到另外一家位在紐約的外科preliminary interview invitation。因此一邊修生養習一邊練英文的同時,他也把一月份的行程好好安排一番。接下來,還有三家急診,兩家外科preliminary共五家的interview要跑,位處在四個不同的州,可以想見到時候一定又是一場硬仗。希望,這個月臨時抱佛腳補的一點英文,可以真的派上用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