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超省錢MBA申請

自從決定要申請MBA以後, 我仔細地研究了各大MBA申請網站, 傷心咖啡店, ptt留學版的文章都仔細地拜讀, 其實申請MBA跟一般申請美國的研究所沒有太大的差異, 因為有很多專門介紹申請MBA的網路資源, 我在這裡簡單說明一下, 如果想知道詳細的過程, 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MBA的準備資料主要分為三部份:

1. 考試 - 就是TOEFL托福跟專門給商學院用的GMAT兩種, 如果想要進top 10 school, 分數盡量衝高就是了
2. essay - 每家學校有不同的三篇essay需要撰寫, 是給每一個申請者闡述why MBA, why that school, 等等介紹推銷自己的機會
3. 推薦信 - 要申請美國的學校, 推薦信是很重要的一環, MBA的推薦信大多需要職場上老闆或者同事撰寫, 跟一般申請phd要找位高權重的老闆教授不太一樣


送完申請資料,  就是等待學校的面試通知, 如果我記得沒錯, 一般學校會發出比預計收的學生多一倍的面試名單, 例如學校一年收500個學生, 那就會發出1000份的面試, 因此收到面試的invitation, 可以知道只要再擊敗一半的對手就可以順利拿到offer.



在申請學校上, 很多台灣學生會找補習班準備考試, 找專業代辦包裝備審資料, 之後還要加上面試, 真的是一段勞民傷財的過程, 當年我是已經跟著老公搬到美國的小鎮後, 才開始認真準備, 老公的住院醫師申請加上到美國settle down, 我們的存款幾乎燒光, 再加上準備的時候懷孕了, 所以我只好一切靠自己, 完全以省錢為出發點, 多存一點寶寶的奶粉錢。


在這裡簡單分享我的花費跟準備時間給大家做個參考:


1. 關於考試準備
TOEFL跟GMAT我都沒有補習, 本來就瞄準top 10的學校, 所以標準放的比較高一點(當年標準TOEFL>100, GMAT>700比較有機會), TOEFL趁著在台灣診所打工的時候準備的, GMAT則是剛搬到美國當好太太時準備的


TOEFL當時因為沒有補習, 所以搞不清楚自己的水準到底到哪裡, 加上沒時間慢慢讀,  所以打算試考一次有個baseline, 之後在專門針對自己比較弱的地方準備。第一次試考只準備一個星期--未達標準, 第二次準備兩個星期再戰--成功達標!!

GMAT在家裡買了兩本考試用書, 加上網路抓的考古題, 自己亂念準備一個月--拿了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雞肋分數

花費:
TOEFL台灣考場 160usd*2=320usd
GMAT 美國考場 250usd
沒有任何付費成績加發

2.申請資料
一家MBA有三篇主要essay一篇supplemental essay要寫, 外加一份CV跟一份cover letter, 另外還有推薦信兩封, 如同我之前所說, 很多人母語不是英文的學生會花錢請專家潤飾, 不過因為剛搬到美國一切人生地不熟, 加上自己有幫老公包裝過申請match的經驗, 就自己寫完問問大家的意見再修修改改, 最後找個在當英文老師的美國人朋友幫我proofreading, 修正文法, 就完成拉!

當時開始準備寫這堆東西已經懷了第一胎, 所以一邊忍受懷孕的煎熬一邊想破頭, 雖然只是幾篇document, 拖拖拉拉也是花掉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間

花費: 0

3.學校的註冊申請費用
當時因為申請的時候正在懷孕發懶中, 準備完一家的essay就已經完全沒力弄第二家, 所以最後只申請MIT一家而已

花費: 250usd


4.面試費用
面試的時候我已經是懷孕35週快36週的大肚婆了, 於是把面試地點約在離家比較近的華盛頓DC, 從賓州小鎮開車來回6小時, 當天早上四點起床五點出發, 因為懷孕的關係, 老公開車陪我去, 晚上還趕回家上大夜班。當時真的很怕生在路上, 後來面試完畢之後大約兩週, 寶寶果然就跟著提早報到了~~

花費: 油錢20左右

總計準備時間大約六個月, 申請費用大約840usd


很幸運的, 我只申請了MIT Sloan一家就上了, 一擊必中的申請真的省下不少時間與金錢, 本來真的想跟很多人一樣, top 10十家全丟, 不過懷孕真的讓我沒力氣做那麼多了。


唸醫學院的我們跟唸商學院的同學們不一樣的,  是隔行如隔山, 我們少了很多可以詢問的資源, 很少有背景類似的學長姐走上MBA這條路, 少了前人的經驗可以追尋, 需要花不少時間搞清楚整個申請的細節, 以及了解自己的強項所在。我想說的是,  其實申請學校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困難, MD degree通常很容易讓我們從眾多申請者裡stand out出來,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鼓勵大家, 如果有興趣做career switch的, 不要輕易放棄。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舊文新貼) 28 - Pre-interview dinner in Detroit

在老公等待到餐廳的shuttle的時候,遇到了其他三位也是要interview急診的applicant: 第一位是加拿大人Daneil,也是IMG,從加勒比海的醫學院畢業,目前正在紐約做stroke的研究當中;第二位是從UT Houston畢業的Chris,去年就申請過急診,不過沒有match,在scramble的時候找到UT自己的preliminary program,今年重新出發,再度申請EM;第三位是個華人AMG,叫Justin,似乎是University of Chicago畢業的。抵達餐廳後,又遇到另外一個applicant,是一個印度人Devashish,在2003年就從印度畢業,來美國拿了一個master之後,去年跟Chris一樣也是申請急診沒有match,最後是match到back up的preliminary surgery,今年重新再出發。當下,聽到另外四個applicant當中就有兩個是去年沒有match到的,老公心裡不禁覺得自己似乎是挑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在完成,沒想到急診科在美國這麼競爭阿~~~~


當天的到場resident有三個,一個是R3 Michelle,另外兩個都是intern,Michael和Thomas,在聊天的時候,老公發現挺多人沒有事先坐足功課,連一個shift有多長這種問題也提出來。其他聊天的內容跟之前的pre-interview dinner大同小異,唯一有趣的ㄧ個消息是,因為這家醫院是Henry Ford開的,所以如果當employee的話,買Ford的車子都可以打五折!!這應該算是很大方的一家program了吧!


在從餐廳要回旅館的時候,幾個resident要開車在大家一起回旅館,想不到走到停車的地方,才發現Michelle的車子被偷了!!! 當下所有的人都傻眼,連另外兩個intern都不敢相信。雖然早知道Detroit的治安不是很好,但是就來吃個飯也會遇到小偷,真的是太誇張了! 在interview的前一晚遇到這種事情,老公心想應該會多多少少影響到大家對這個program在心目中的排名吧! 最後大夥決定擠在Thomas的車子裡一起離開回旅館。


隔天的interview是早上十點鐘,有了前兩次interview的經驗,這次老公比較不緊張,早上從從容容起床,吃了早餐,打包好行李,準備上陣囉~~~~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美國生活的第二課 - deposit & credit history

到美國之前, 我們也幻想過在美國的生活是怎麼樣子, 順便盤算著應該要準備多少錢能夠在初來乍到的時候settle down, 一邊努力在台灣工作存錢, 一邊計算著還差多少美金才夠用。當年的我們,五月結婚,六月出國,不管是婚禮或者是出國基金,全靠我和老公自己的存款。也因為這樣,我們的結婚基金與出國基金都卡的很緊, 只能夠算得剛剛好夠用而已。


本來我們的出國基金是這樣計算的:
假設開始領到住院醫師的薪水之後(真的很少), 薪水可以與生活費跟租屋費打平, 說不定還可以順便存一下回台灣的機票, 因此, 我們六月初開始到美國, 一直到七月開始領薪水之前, 需要準備的錢包括了
1. 第一個月的生活費
2. 買傢俱, 生活用品的採購費
3. 買車子的頭期款


沒想到, 從到美國的第一天開始, 我們就發現事情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首先, 租屋需要付一個月房租作為deposit 押金, 還算合理, 畢竟我們在台灣也都是這樣, 為了避免退租時房屋有損壞需要修繕, 押金可以拿來保障房東的權益。接下來, 我們辦手機, 辦網路, 電信公司也都需要押金(沒記錯的話是預付三個月), 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外國人, 在美國並沒有信用紀錄credit history, 因此公司會怕收不到錢, 所以需要我們預繳押金。無獨有偶, 不僅手機網路租屋要押金, 電力公司也要押金, 理由還是一樣, 因為我們是外國人, 沒信用記錄。還記得電力公司一次收了500美金的押金, 可以用來付我們半年的電費都有剩!


就這樣, 東扣一點押金, 西扣一點押金, 上千美金的押金就這樣, 從我們的準備金裡扣除了。


至於大家一直強調的credit history信用記錄是什麼呢? 他是一個囊括你的資產與負債比, 繳費紀錄, 貸款記錄等等的一項個人指標, 信用記錄越好表示這個人越值得信任, 不會輕易變成卡債族, 銀行會願意借貸給你, 信用卡公司會願意發信用卡給你, 同時可以拿到的借款利率也會比較好。一般美國人大概從大學就開始累積自己的信用記錄, 有的甚至更早就開始。總而言之, 信用記錄擁有的時間越長越好, credit score分數越高越好。


因此, 一開始到美國的我們, 沒有半點信用記錄, 不僅所有的公司都要收押金, 我們也辦不到信用卡, 更不要說貸款買車了,這真的是一項非常大的震撼教育。



也因為這樣,  一開始的準備金完全不夠用, 所幸美國的夏天有很多garage sale/yard sale, 加上認識了當地的朋友送給我們一些用不到的二手傢俱, 所以把傢俱採購金省下來; 此外, 我們決定先買二手腳踏車代步, 一直撐到十一月, 天氣冷到沒辦法騎腳踏車上班才買車, 多了幾個月的緩衝時間, 終於才順利在美國settle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