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決定要申請MBA以後, 我仔細地研究了各大MBA申請網站, 傷心咖啡店, ptt留學版的文章都仔細地拜讀, 其實申請MBA跟一般申請美國的研究所沒有太大的差異, 因為有很多專門介紹申請MBA的網路資源, 我在這裡簡單說明一下, 如果想知道詳細的過程, 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MBA的準備資料主要分為三部份:
1. 考試 - 就是TOEFL托福跟專門給商學院用的GMAT兩種, 如果想要進top 10 school, 分數盡量衝高就是了
2. essay - 每家學校有不同的三篇essay需要撰寫, 是給每一個申請者闡述why MBA, why that school, 等等介紹推銷自己的機會
3. 推薦信 - 要申請美國的學校, 推薦信是很重要的一環, MBA的推薦信大多需要職場上老闆或者同事撰寫, 跟一般申請phd要找位高權重的老闆教授不太一樣
送完申請資料, 就是等待學校的面試通知, 如果我記得沒錯, 一般學校會發出比預計收的學生多一倍的面試名單, 例如學校一年收500個學生, 那就會發出1000份的面試, 因此收到面試的invitation, 可以知道只要再擊敗一半的對手就可以順利拿到offer.
在申請學校上, 很多台灣學生會找補習班準備考試, 找專業代辦包裝備審資料, 之後還要加上面試, 真的是一段勞民傷財的過程, 當年我是已經跟著老公搬到美國的小鎮後, 才開始認真準備, 老公的住院醫師申請加上到美國settle down, 我們的存款幾乎燒光, 再加上準備的時候懷孕了, 所以我只好一切靠自己, 完全以省錢為出發點, 多存一點寶寶的奶粉錢。
在這裡簡單分享我的花費跟準備時間給大家做個參考:
1. 關於考試準備
TOEFL跟GMAT我都沒有補習, 本來就瞄準top 10的學校, 所以標準放的比較高一點(當年標準TOEFL>100, GMAT>700比較有機會), TOEFL趁著在台灣診所打工的時候準備的, GMAT則是剛搬到美國當好太太時準備的
TOEFL當時因為沒有補習, 所以搞不清楚自己的水準到底到哪裡, 加上沒時間慢慢讀, 所以打算試考一次有個baseline, 之後在專門針對自己比較弱的地方準備。第一次試考只準備一個星期--未達標準, 第二次準備兩個星期再戰--成功達標!!
GMAT在家裡買了兩本考試用書, 加上網路抓的考古題, 自己亂念準備一個月--拿了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雞肋分數
花費:
TOEFL台灣考場 160usd*2=320usd
GMAT 美國考場 250usd
沒有任何付費成績加發
2.申請資料
一家MBA有三篇主要essay一篇supplemental essay要寫, 外加一份CV跟一份cover letter, 另外還有推薦信兩封, 如同我之前所說, 很多人母語不是英文的學生會花錢請專家潤飾, 不過因為剛搬到美國一切人生地不熟, 加上自己有幫老公包裝過申請match的經驗, 就自己寫完問問大家的意見再修修改改, 最後找個在當英文老師的美國人朋友幫我proofreading, 修正文法, 就完成拉!
當時開始準備寫這堆東西已經懷了第一胎, 所以一邊忍受懷孕的煎熬一邊想破頭, 雖然只是幾篇document, 拖拖拉拉也是花掉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間
花費: 0
3.學校的註冊申請費用
當時因為申請的時候正在懷孕發懶中, 準備完一家的essay就已經完全沒力弄第二家, 所以最後只申請MIT一家而已
花費: 250usd
4.面試費用
面試的時候我已經是懷孕35週快36週的大肚婆了, 於是把面試地點約在離家比較近的華盛頓DC, 從賓州小鎮開車來回6小時, 當天早上四點起床五點出發, 因為懷孕的關係, 老公開車陪我去, 晚上還趕回家上大夜班。當時真的很怕生在路上, 後來面試完畢之後大約兩週, 寶寶果然就跟著提早報到了~~
花費: 油錢20左右
總計準備時間大約六個月, 申請費用大約840usd
很幸運的, 我只申請了MIT Sloan一家就上了, 一擊必中的申請真的省下不少時間與金錢, 本來真的想跟很多人一樣, top 10十家全丟, 不過懷孕真的讓我沒力氣做那麼多了。
唸醫學院的我們跟唸商學院的同學們不一樣的, 是隔行如隔山, 我們少了很多可以詢問的資源, 很少有背景類似的學長姐走上MBA這條路, 少了前人的經驗可以追尋, 需要花不少時間搞清楚整個申請的細節, 以及了解自己的強項所在。我想說的是, 其實申請學校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困難, MD degree通常很容易讓我們從眾多申請者裡stand out出來,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鼓勵大家, 如果有興趣做career switch的, 不要輕易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