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舊文新貼) 16 - 第一階段達陣

等待CS考試結果的時間,比step1和CK都還要久,記得要等差不多十二週,才能收到成績單。老公是2007年的三月底考CS,準備當年九月參加match,但是收到成績的時間已經是六月了,所以當時其實很害怕萬一CS沒過,可能來不及在match之前再考一次。因此,雖然考完試的老公感覺很輕鬆,只要專心在醫院工作上班即可,但是隱隱約約還是有一股壓力,不知道需不需要再考一次CS,需不需要再出國,能不能開始準備match的資料。


根據書上的說法,美國醫學生在CS的過關率大約是九成五以上,是一個普遍被認為大家都會通過的考試。如果第一次沒有過關的話,很容易被認定可能是待人處事相對不成熟,或是與病人的溝通技巧不佳,這在申請住院醫師的時候,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很難自圓其說的缺點。雖然對外國醫學生來說,CS的通過率比較低,大約只有七成五,但是相信在審核住院醫師申請資料的時候,CS沒有通過還是一項重大的扣分記錄。所以,雖然CS的考試結果只有pass or fail,沒有一定要考高分的壓力,但是卻有著不能不一次過關的壓力


在等待考試結果的期間,我們認為我們的英文程度還需要再加強,畢竟老公如果真的出國,馬上就開始工作,要第一線面對病人,在短時間內了解病情並做出處理,所以英文口語能力的要求會比單純出國唸書還要高。因此,在當時,我們一邊當住院醫師,一邊也找了一位外國的英文口語老師,每個星期扣除值班的日子,抽空上課練習英文口說,也練習跟外國人講話的膽量。同時,我們也在網路上組了一個小型讀書會,和三五個朋友一起練習講英文。


同時間,我也開始準備離開台大醫院的計畫,在老公考完CS之後,我就跟科內說明我的人生規畫,提出R1結束後就離職的申請。忙碌的住院醫師生活也讓我們無暇想太多,現在回想起來,已經不太記得收到成績單的正確日期。總之,在我離開台大醫院之前,我們收到了考試結果。


Pass!


雖然只是一個短短的單字,卻帶給我們無窮的信心。終於,老公順利完成了USMLE初步的考試,也拿到了ECFMG certificate,接下來,就是更艱難的下一步----Mat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