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的二月份,得知step1高分過關之後,我們兩個人輕鬆了好一陣子。雖然後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努力,但是老公至少可以擺脫掉"基礎科目"的糾纏,以後不用再回去念那些有的沒有的胺基酸,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放鬆了幾個月,有了step1報考驚魂的前車之鑑,老公決定早早開始報考step2 CK,把日期先定下來,再來開始準備。於是,在2006五月的時候,報名了六到八月份的區間,並選擇在八月底考試,這樣比較有充足的時間準備。
心中比較篤定要往美國發展之後,除了考試之外,我們開始遭遇到一個比較實際的問題,就是關於我們兩個人該如何協調,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當時我正在當intern,其實並沒有太多時間想到關於我自己的規劃,只是一路上支持並幫助老公,幫他找資料,幫他打氣,做一個最好的支持者。但是對於我來說,雖然對於醫學並不是很有熱情,但是當下也無暇仔細思考到自己如果出國想做什麼。因此,即便選科選的很痛苦,找不到真正有興趣的,我還是在當年年初(老公的step1成績出來之前)申請了醫學中心的住院醫師。因此我們面臨到要妥善規劃未來幾年的發展: 老公要參加哪一年的match? 我要不要完成專科醫師訓練? 當時尚未論及婚嫁的我們是不是要在出國前結婚?
這幾個問題,都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簡單回答的。因此,就在報名了CK之後,我開始寫下所謂的時間表。
老公 我
2005 7月入伍 intern
12月 step1
2006 8月 CK R1
11月退伍
2007 CS? R2
9月 開始match?
2008 結婚? R3
2009 R4
2010 專科
可以看得出來,首先,如果要等到我專科結束在一起出國,就是2010年以後的事了! 但是當時我並不希望老公的出國戰線拖這麼久,match只會越來越難,加上我們都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機會可以match成功,如果要嘗試就要趁早,萬一此路不通還可以趕快回頭找備案。因此,第一就被我排除掉這個選項。第二就是考慮老公如期參加2008 match,2008年出國,而我繼續留在台灣,那就表示我們至少要忍受兩年的遠距離,但是我們都不想承擔那種感情風險,結婚也似乎沒有意義。本來老公提供另一個想法----他可以晚一年參加2009 match,2009年出國,那我們只要遠距離一年,但是我仍然不願意他多耗一年的機會成本,所以也被否決了。所以,看來要讓我完成專科訓練是一個最大的干擾因素。只要我放棄完成專科訓練,就可以完全搭配他的時間表了。
所以,我的難題就是,到底要不要完成專科訓練呢?
說實話,我心裡是老早就不想當醫師,但是也不知道不當醫生要做什麼。在台大的前輩裡,我也只知道作家侯文詠跟補教名師沈赫哲,他們都是轉行之後,一樣出狀元的兩位前輩。那我呢? 如果要念研究所要念什麼? 要念Master 還是念PHD? 念出來了想做什麼行業? 家人可以接受嗎? 這許許多多的問題,在當下我並沒有一個很清析的思緒可以釐清。
在當下,我唯一確定的,就是我並沒有信心可以像老公一樣考試考那麼高分,也沒有信心參加match,所以就排除掉了我到美國走臨床醫師的可能,既然這樣,那我執著於一張台灣的專科醫師執照似乎也就變的可笑且沒有必要了。雖然心裡日後放棄專科的想法隱隱約約開始萌芽,但是在老公只成功往前踏出一步的當下,我也不敢劍及履及地立刻確定放棄。一直到我讀了一本書,不僅大大改變了我的想法,也幫助我釐清很多困難的人生選擇題,讓我們能更毫不猶豫的往夢想大步邁進........
-----------------------------------------------------------------------------------------------------------------------------------------
這邊詳細的敘述我們的思考經過,是希望給一樣有面臨現實難關的人參考。出國,並不單單只是考試考過就好,還要搭配家人以及另一半的體諒,路才會越走越順,越來越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